鲤鱼跳龙门

落为匠 2013-08-03

小时候,长辈们用来鼓励我们好好读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好好读书,长大了还像我们一样做田板”,意思是读不好书,将来只能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他们心中,作为农民一辈子干农活是永远没有出息的事,无奈之下,千百年来读书出仕的传统又让他们在儿女身上看到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指望有朝一日,儿女能衣锦还乡,他们能安享晚年。在日出而作,日落未能息的日复一日中,他们就是这样纯朴而简单地期望着。

在我们这一辈出生成长的年代,读书已经成了国家强制的义务教育。而计划生育的政策,又让这个浙北小村过早地迎来了独子独女时代。于是乎,跳龙门的担子在我们这些孩子身上就更重了。好在,真的有那么几颗读书种子从这个乡下走出,于乡间流传,夹杂着各种羡慕忌妒恨,代替了古老的衣锦还乡,越传越神。只是,只是,孩子始终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即便那个时代没有电玩,没有网络,没有各种光怪陆离,即便那时要顶着烈日下地割草,要冒着大雨收拾稻谷。长辈们怒视着孩子,用竹条用扫把抽打他们的屁股,感叹着世道艰难,或者,只能任其自然听天由命,他们叹息自己只字不识,更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哀伤着收拾起家里杂乱的物什。

龙门始终就在眼前。有些孩子没有意识,不去努力,没能踏出那段微小的步子,但他们的长辈父母却因深知深畏那烈日那风雨而义无返顾地走着。商品经济的大潮猛地来了,没什么预兆,就这么突然在眼前了。那些勇敢些的,经历了某些大起大落,终于在县城的某处落脚,把些许的土气和着小城的时尚,告别了泥土。

那是初代进城人,跨越龙门的过程尽管已非原先的设想,终究还是过去了。他们有自己的荣耀,凭着自身带着土气的勤劳和勇毅,即便有些过多让真正城里人看不起的习俗,赢得该有地位。当然,在金钱的地位越来越高后,还有很多,仅仅是拿了些钱,买了个户口,做起名义上的城里人,那个时候,也是极为光鲜的,有阵子,这还是村里有钱人的时尚。至于日后农村户口上的心情起落,那是后话。

时间并没有阻挡人们的脚步。在房子可以自由买卖之后,买房进城成了新的时尚。也许,除了那些可恶的房产倒爷们,这也是这个小城房价平地起的大原因。价格似乎也挡不了热情,特别是在乡下的习俗之下:孩子成婚,须有车房。买房成了攀比的一环,但归根结底,那是多少年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或许孩子们永远无法理解父辈们倾其所有为其付首付,为其贷款买房的心情。

如今,那时不读书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乡镇,在县城,工作着生活着。条件好的,都买了车,他们不再有父辈们必须进城的愿望和激情,在他们看来,地球也只不过一个村,住乡间,或许还更适宜。他们每日驱车来回,很多人只是偶尔在城里住几天。他们也不再像父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倒更像了城里人,早上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田地开始荒废,只剩些老人们汗流夹背。

这一代,已经没有了鲤鱼跃龙门的欢喜,城里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想像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