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旧俗,寻找新生

落为匠 2015-12-11

我們所經歷着的

我們經歷著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進步、全球一體、文化多元,80後這一代,在自己青少年成長期,面對著眼花繚亂光怪陸離的變遷,有奮發前進有迷茫不定,各種道路展現眼前。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我們壓力山大,要面對四老兩小;我們憧憬無限,嚮往著自由自在。當每天醒來要想著今天還有多少工作要完成卻沒有多少興致的時候,當工作一天回到家已經累成狗連跟子女玩耍的心情都沒有的時候,當難得的休息日卻還要隨時注意電話擔心客戶領導來電的時候,我們還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這個時代,我們擁有號稱最大的自由,暗地裏卻承受著最無奈的不自由。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大環境

1、城市化,伴隨著鄉村的消失

城市,是人羣的聚集,是資源的集中,是功能的完備,是經濟社會的交流中心。這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由於某些特殊的原因,這片大地走向城市化的歷程,僅僅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正常國度兩三百年的路。這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蹟,而支撐這個奇蹟的,是「造城」。

「圈地」,是西方國家有過的「悲劇」,當然也是他們工業化過程中賴以崛起的因素之一。而我們的圈地,註定有更多的因素夾雜其中。圈地造城,使這個古老中國的傳統人情更加飄零。原本,在百多年來的歐風美雨、在新青年們不問理由的自刨祖墳下,維繫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不絕若線、風雨飄搖了。新時代的建設,更加加劇了這一進程:鄉村不再,耕地無門。村裏只剩下老人和小孩,這一代80、90後也已經不會耕作,而土地,必然成爲資本的囊中物。

一個可見的例子便是: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成了房奴。即便從農村走出,又回到農村,還是必須在城裏買房,以迎合這個時代的風俗。

在我看來,這實在過於可悲。遙想當年的青年才俊,「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何等逍遙與榮耀。而如今,我們只能背着這重重的房子,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中,爲銀行打工一輩子,豪言壯志從和而談?

2、網絡化,帶來生活形態變化

以佛家語,這個時代人類擁有「大神通」,我們已經能夠上天入地,登上太空,潛入深海,幾乎無所不能。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就是信息網絡的發展和普及。曾幾何時,我們還在感嘆「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靠一口江水來寄託相思;而如今呢,一個電話即可聞其聲,若不解意,視頻通起,馬上可以面對面,音容並貌。所以,不再有鴻雁傳書,不再有木心的「從前慢」。

引起的變化顯而易見。一者,極大方便了生活,各種便利化運用應運而生,包括智能手機以及由此帶來的各類生活、學習、工作APP,影響了工作生活學習的形態,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說學習,如今我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資訊,也可以上到各類一流大學的公開課,通過網絡能看到各個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包括各類古籍,這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便利)。二者,新型的虛擬社區形成,人們依賴於此,人性的某種惰性生發得更明顯,我們也許已經不再想去溝通自然,去現實生活中尋覓新奇,而只汲汲於一個虛擬的網絡社區。

這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各種技術的日新月異,讓人類的慾望更加張狂,生活節奏一快再快,除去便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態已經難覓。

小打算

這個時代也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人們不再拘泥於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去尋找去實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是最好的時代。

對朝九晚五的生活感到厭倦,對四處奔波的生活頗感疲憊,於是我們從古人養生的習俗出發,追隨自然的節奏,迴歸祖輩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貴生」「貴自知」「貴和」的心態處理自身和周遭。能實現這種期待的選擇應該有很多,許多事業有成者早已在終南山圈地了,而我們只是一介凡夫、平民百姓,無法想望過上那樣的悠閒生活,比較可行的是:重回鄉村。想來也比較可悲,父母們拼命勞作養育我們,是爲了讓我們「跳出龍門」做上城裡人,而如今當他們的子女有希望做個城裡人時,他們卻要回鄉了。

另一個考慮的問題是教育。記得有人說過:如果你有能力,就自己教孩子,言傳身教的力量遠非學校批量化大生產可比;如果你自認沒能力教好,就選擇一位自己信任的老師來教。我們對現行的體制教育頗感失望,而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培訓班頗感厭惡,留下的不多的方案就是集合好友,迴歸傳統,重開家塾。

回歸舊俗 尋找新生

自從隨唐開科舉以來,中國的士子們就開始從貧寒人家走出,向政治、文化中心挺進,成爲一代代中流砥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幾代耕讀,一朝折桂,光耀門楣。這幾乎成了所有中國人,乃至周邊漢文化圈的不變的成功人生軌跡,「讀書」成了這個民族揮之不去的印跡。

「躬耕南陽,不求聞達」

耕作是身體的需要,是養生養心的需要。現代人因爲工具的便利,逐漸忘了人之爲之的由來,更養成對工具的依賴,所謂奴役即由此開始。

當然躬耕還有更多的意義。每看《三國演義》,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孔明出山一匡天下,感動至深。後來在《出師表》中孔明言「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真正的大才不會視天下大亂、生民塗炭而不見,於是臥龍出而三分定。而這三分天下的智慧、膽識與謀略,從何而來,靠的就是「日出耕躬,日落挑燈」,修身不掇,悟道不止。

「黨有庠,家有塾」

《學記》開篇:「建國軍民,教學爲先」。如何教學,「黨有庠,家有塾」,學在民間。今天的我們,重讀昔日的經典,承前啓後,理應成爲我們的職責。「童蒙養正,少年養性」,讀經是最好的方式。

在多方考查,幾經思考之後,我們以爲,「積幾代之力,成書香之家」,這是一個更值得去追求去實踐的人生目標,在百多年文化斷層的今天,要恢復着實不易,但我們願爲後人鋪一段路,開一條道,待百年之後,而我們百年之後,相信哪怕只要出一位有德有才之人,定會爲我們今日的艱辛努力而傳唱。這將是我們今生的榮耀。

本文更新記錄

  • 2015年12月11日 初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