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带孩子读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落为匠 2016-04-25

如今,儿童教育理念纷呈,让人眼花瞭乱,传统的学校教育又各种无谓竞争,徒增烦恼。作为年轻父母,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思考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与我们儿时一样,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希望随着他的成长,能有比我们更深的本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更宽广的世界视野。在经过观察、思考和对比后,我们选择了“读经”这一传统私塾教育实践并倡导的方式,来开始我们的实践。

我们大概从1岁开始让他听《大学》、《论语》,现在,孩子即将三周岁,读经也将近2年。期间,在家里时不间断地听读经机,外出带着小音响听,早上晚上会一起读,经过这么些时间的熏习,到底有怎样的效果呢。

先来说说孩子

1、孩子开口说话比较晚,到1岁半以后才开始能两三个字说一些,到目前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口齿还是不清楚。但他开口时,能接上《大学》、《论语》中简单的句子,比如,我们说“大学之道”,他会接着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有朋至远方来”,他会接着说“不亦乐乎”。基本上,听得多的,读得多的,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定的记忆。

2、读书、看书、听诗,都比较感兴趣。几个月前开始听唐诗吟唱,他听得很认真,还经常跟着吟唱,个人以为这绝对是听多了养成的习惯。读书也会跟着读,但读《论语》时,因为听多了已经比较熟,已经不喜欢跟读了,往往读一句就接着下一句。看书是新的发现,我们说要看书了,他往往会抢来看,似乎有极大的兴趣,但翻几页就过去了,可能是还看不懂,受打击。

3、因为经常在乡下放养,也经常带他到田野疯玩,目前看来他对大自然的花花草草、虫鱼鸟兽都很好奇,看到一样认识的或者没见过的都会欢喜得大叫。另外,因为经常去田里干活时带着他,他也会抢着模仿,要一起干活,在家里时,拿着扫把打扫卫生是常事。

4、似乎比较懂事。比如说,当你随口说一句“有点冷,要穿件衣服了”,他会把衣服拿到你面前,说“爸爸冷,衣服穿上”。这个实在是惊喜,因为平时也没怎么教过他。虽然不知道这跟读经有什么联系,总之是件喜人的好事。

然后说说我们自己

古人云:教学相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书中说,“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带孩子读经,体验到的,更多的正是自己这种不断的成长。

1、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在接受教育时,可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并不十分认同,传承得不够,以至于有这样的笑话:某人出国,外国友人问他“听说你们国家文化悠久灿烂,有位思想家教育家叫孔子,他有本书叫《论语》,不知道里面讲了什么”,他回说“不知道”,外国友人又问“那么《老子》五千言,又说了什么”,还是“不知道”,成了不知道先生。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的不知道先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十多年书,并没有从头到尾将一本《论语》一本《老子》认真看完过,更遑论去理解其中意义了。

通过带孩子读经,终于认真地,一字一句地将一本《论语》读了一遍,也渐渐体验到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在不断的诵读中,体会到古人所言的道理,还是今人所需遵循的,在人情冷暖、做人处事上,古今并无多少差别。而这些智慧的认识和运用,就是自我的成长。

2、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养育,既要养其身,又要育其心。父母辈大多没啥文化,他们只会把最通俗的道理贯穿在日常的生活中,告诉我们对人要有礼貌懂礼让、做人要正直、平时要好学、要管好自己等等等等。当这些代代相传,体现于伦常日用的东西突然以经典的形象出现在眼前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祖先的伟大。真的希望,这些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能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继续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延续。

3、通过读经这样的实践,结识到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心灵,热情且务实,在这片土地上,以他们的行动,延续着祖辈们的理想与荣耀。

也许会遇到的问题

1、父母不认同或者不配合。在现实中,有很多读经的家庭会遇到比父母不认同更严重的困难,比如连夫妻都相互反对。所以说父母不认同是件小事。实际上,父母都是为子女好的,他们的反对,只不过是不了解读经这种教育的形式以及,可能暂时未看到认可的效果。所以,当你的孩子能出口吟诗、大学成诵时,相信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因此,好好读,把孩子带好,这才是正事。

2、孩子调皮不肯读怎么办。这很正常,出现不肯读,可能是没养成读经的习惯,或者读久了产生些倦怠情绪。习惯可以慢慢养成,特别是当孩子年纪还小,可以充分引导,经年累月,读书的乐趣是可以支持其不断读下去的。产生倦怠了,可以先休息下,玩一会儿,不必着急,如龙应台说的,孩子你慢慢来。

3、要上班,没时间带孩子读怎么办。自己调整好作息,早睡早起,少用手机少看电视,早上、晚上都可以读一点,日积月累,不愁读不完一本《论语》。这完全看自己想不想与做不做,作为成人、作为父母,应该需要有这样的觉悟和担当,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感激王教授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精神,力挽狂澜,将读经教育的星星之火传承下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能通过圣贤留下的经典,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指引我们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心灵。我们并不确知,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的孩子未来能有多少成就,但我们可以确信,孩子的心性经由经典的涵养,有了成长为栋梁的基础,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好好地陪着他,读经、做事,看着他慢慢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