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中需刻刻留意的健康细节

落为匠 2016-08-08

首发于:有机会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着力点不同,有人求财,有人好名,有人学文,有人慕道,有人为情所困,有人被事所磨。世间万态,大抵只有经历过才可体认。

然而,无论做什么事,想成何等名,即便学佛修道,也需要一个好身体来支持。当然,这可能是需要亲身经历病痛之后才能得到的体验和感悟。作为一个三年前得了一场大病,经历过四处求医问药,静坐,习练太极拳,勤读中医书的过来人,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这两年的一点经历总结一下,以备有缘人一阅。

这两年的感悟是,人生于世,时刻经历着外邪,内伤也不可避免,所以生病可能是常态。但即便病不可免,我们仍可以做一些事去防患于未然,中医讲的治未病。病后吃药打针做治疗,这已经是最后的手段了。

比如我们说我们倡导有机的生活方式,要有好的食材,要有好的心态,要勤锻炼,要多交流。而这一切的一切,需要一个平台来维持,那就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健康的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衣

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人对衣服从来都极为重视,一件深衣可以涵盖我们对天地宇宙的看法,可以包括我们对人生的理想,衣服之于人身健康的考虑自然也在其中。当然,如今是开放自由的时代,奇装异服不断,反倒传统已然被弃。

那么,如何“衣”才符合人体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带来健康?

1、不露。

这是个要风度、求个性的时代,从我们的穿着即可见一斑,各种露脐、露腰、露肩装随外可见。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有时候,你不敞开大门,风也可能进来,何况你大门打开呢?我们的肚脐被称为神阙,腰后有命门,一条脊柱在背上从下而上至头颅,这些都是人身至关重要的地方,必须要好好保护的。年轻或气血尚足时,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待生病或年老,这些地方裸露后被风、寒、湿等外邪侵蚀的痕迹,马上展现得一览无余,到时就为时已晚了。

此外,冬天的时候,能裹多严实就多严实吧。

2、平底。

简单说就是穿平底鞋。这又是个违背时代的东西。我们的脚很重要,其实它也很辛苦。要知道,从我们出生到站立行走,可能就一年不到,这之后的一辈子,都是它在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持着我们这个立着的人。可想而知,其所承受的是多么的重。所以多穿穿平底鞋,好好保护一下我们的脚。

(ps:小孩子脚的骨骼关节还未长成,现在有些鞋子底厚又软,最好少穿不穿。)

3、透气。

衣服以棉麻等天然材质为好。中医讲肺主皮毛,我们全身皮肤布满毛孔,而毛孔也是能呼吸的。天然材质的衣服既能吸汗,又可透气,对身体而言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呵护。而现今我们所穿,大多为化工产品,基本不透气,特别是冬天时一运动出一身汗,而热量无法透出,极易感冒。

二、食

民以食为天。吃从来不是小事,中国地大物博,因地制宜,发展出了享誉世界的几大菜系,街头巷尾各类小吃更是吸引人。

如今人吃得丰盛了,营养了,可似乎身体并没有更强壮、更健康。也许我们应该回顾下一些口口相传的“老话”。

1、食不言。

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吧,做一个一心一意的人。这个时候就不要想什么工作还没完成,也不要在意某某人得罪你了。以我们如今的习惯,在席间聊聊天,谈谈心,可能比较好。但在这样的交流中,你还能体味到饭菜与美食的真正滋味吗?五谷、瓜果、蔬菜、鱼肉,都在不同的方面滋养着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在食用它们的时候留一点虔诚与用心?

2、吃有吃相。

就是吃饭的时候要坐正,端碗至嘴边。记得小时候,父母总跟我们说,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特别是到亲戚家吃饭,如果在桌椅上歪坐或不把饭碗端至嘴边吃饭,是要被训的,当然也可能被其他人家看不起,因为没有家教。如今想来,虽然在农村,父母也没什么文化,那一点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毕竟还有些遗存。后来看80年代港台及大陆拍的老电影,家族在吃饭时,也都是那个模样。直到现在练起太极拳,看先贤的一些文字,才明白,原来“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那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气,是中医中所谓的“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3、食在当地,食在当季。

食在当地的意义已有不少论说,老人说最好是吃出生地方圆二十里内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与你生长的环境相似,能养人,这也是古时候一抷故乡的沙土能在异乡救人的原因。如今四海一家,只要想吃,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天上地下什么东西都能吃到,这其中可能引起的问题我们也不得而知。

食在当地对于我所在的小城而言还是比较方便的,一般菜场附近都有当地农家自产的蔬果小摊,可以挑捡些好的买。对于大城市而言,可能需要与农场或提供有机食材的平台联系了。

食在当季也有不少论说,也有很多人坚持,以中医而言,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当然要遵循天地四时的规律,一年四季,老天长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大概是最能循规的方式了。然而,现在农业发达了,反季蔬菜盛行,买菜吃饭免不了吃到反季的,加上人的食欲作怪,如何应季而食也需要一翻努力了。

三、住

1、床要对。

有亲戚腰不好,医生嘱咐换个床,不要再睡软床了。睡眠时间可能占人生的三分之一,睡得好不好真的影响人的一生。这不单单是失眠的问题。人睡在软棉棉的床上,由于重力,人体必然弯曲,久而久之骨骼自然会变形,骨不正,问题就来了。一般而言,睡木质床最好,以我自己的经历,现在仍觉得儿时睡的木板床最舒服,冬天天冷,床上铺上稻草、棉絮,有自然的气息。

另外,睡的姿势也重要。一般而言,我们采取右侧睡可能比较好。

2、寝不语。

这与“食不言”一样。睡前就不要讨论什么重要事情了。

如今而言,就是睡前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有人说把电视请出卧室,这是很好的建议。电视可能影响情绪,睡前看了,影视中的情节在心中久久不去,必然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有一个方法是,睡前静静地坐上半小时,坐的方法不严格,舒服就好。有人试过,对失眠有效果。

3、少开空调。

有人说,空调是现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这个酷热的夏天,我还真觉得此话有些道理。但我仍然要说,空调还是少用的好。《黄帝内经》讲夏三月,要“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天正是万物华丽丽生长茂盛的时候,人也一样,顺应天时,气发于外,经常汗流夹背。这时候,长期呆在清凉的空调房中,体内的寒湿不得而出,冬天极易发病;另外,如果经常与外界的酷热环境来回变换,也易生感冒。有一句话是,夏天不长,秋冬何以收获?

四、行

1、少坐车,勤运动。

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有车,上下班都是开车,即便不开车,也是坐车。大家似乎已经懒得动了。有一年单位为鼓励大家运动,给办了张健身卡,一年后统计,平均每月去一次的不多,可想而知运动能有多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能生阳”。有时候工作效率不高,也与我们体内清阳不升,浊阴太重有关。

2、走的姿势要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注重健康了,每当晚饭后,就可看到公园内,绿道上,有不少人在走路锻练。有人快走,有人散步。

最近看了一些说法,觉得有道理,就是走路的姿势要对。怎样才是对的姿势呢?按太极拳的理,就是人要放松,背要直,要坐胯,要慢走。有人走路前倾,将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膝盖上,走多了腿就不行了。

姿势不对,反伤自己。

好的生活习惯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有些我们都知道,而且可能也做过,只是被有意无意改变了。知易行难,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去践行和坚持。比如,当我们遇到美食时,我们能否抵制诱惑,只吃到七分饱?

这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我们坚持走到生命的尽头。乐观且勇敢一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