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裸辞后的自白

落为匠 2016-12-25

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讲的是齐白石的故事。说齐老先生“14岁做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在北京,木匠变成巨匠,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还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对于男人来说,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故事。

有人说,本以为自己已经老了,看完齐白石大师的故事,才发现人生才刚开始。这一句,正好应了当下自己的心。可是,这故事只能暂时打点鸡血,最终内心还是有些烦躁与失落。

三十多岁,我选择了裸辞。半年多来,尝试过转行,重新找过工作,学习过一些曾经有兴趣但无缘涉及的东西,也在家里阳台上独自发过呆,被父母亲友骂过太冲动,自己也曾有过后悔,当然很多时候还信心满满不可一世。

为什么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还这么冲动裸辞?其实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有人“夸”我任性,有人说离开也是一种选择,我只是隐约觉得,那里的氛围不再适合,是时候换一个环境了。一些前辈与同龄的经历鼓舞了我,向前跨出一步其实并不难。

一位前同事说,不是这里的人或待遇不好,只是对此已无感,没有成长的空间了,累觉不爱,所以走了,也是裸辞,真正的任性。

学拳的师父给讲了他的故事。毕业后在学校教书,后来因某事愤而辞职做起了小生意,三十多岁受同学的刺激,循着自己的爱好放下一切,重新回到学校复习考研,读起了中医研究生,毕业时快四十了,如今做中医师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一个好朋友在纠结合计多年后,终于从魔都回到了乡下,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起了农夫生活,平时在家干干活看看书陪陪孩子,闲暇时外出骑个单车兜个风,偶尔去大城市出个差赚点钱,虽有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也终于离理想更进了一步。

并不是说我受了他们的影响,实在是自己也是个不安分的人。曾经工作不到两年就辞职去支教,曾经不止一次喊着换一种人生的活法。于是在父母亲友的不解中,还是就这么自然地裸辞了。

想过做很多事:开手工工作坊,做国学老师,转行当会计,也跟太极拳老师一样去学医,或者干脆去某个山村种田,再继续去支教等等。可以说,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想想也是挺悲哀的,在毕业快十年,同龄人已经事业有成的时候,自己还在考虑将来做什么。在职业规划上来说,我无疑是失败的。

我的兴趣太多,却没有一个专长。想做的很多,而能做的很少,这种对比冲击显然能让人颇感无力。这是个信息爆炸,自由泛滥,各逞其能的时代,我想着凭一己之长突显自己而不能,沮丧啊。

在半年多的闲荡和苦闷思索之后,我发现自己下了一步臭棋,很臭,自伤又伤人,伤的还是自己人。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辞职甚至裸辞,但无疑,在那之前,我应该好好地想一想以下问题:

1,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没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我们是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你会常常陷入与他人的比较之中,在比较中失去自我。这是回答自己想做什么。

2, 你自己有几斤几两?或者说,目前的你凭什么养活自己并让家人也过得不太差。风花雪月固然美好,这终归是个俗世,我们也必须面对柴米油盐。曾经也有奇女子因我的些许文字表达好感,而见面聊天后也终敌不过家世与现实而放弃。这也是老罗锤子两代T系列叫好却不好卖的原因,情怀怎敌得过现实?这是回答自己能做什么。

3, 你能有多少决心和付出怎样的代价去改变?选择没有对错,而选择之后却必须承担后果与责任。人可以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这实在需要无比强大的内心,这种强大甚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便可以自由地选择。

人生于世,贵在自知,知人,并能安乐于当下。想太多,做太少,总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

谨以以上文字,纪念这段裸辞的日子。人们说,从来没有白走的一段时光,你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在生命中留下印迹,在今后的日子发酵生发,重构你的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