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8-02-16

以下,为发在某论坛的帖子,留此备份。

而今迈步从头越

挖个坑,慢慢填,回顾一下自己与HBV的缘分。

首先感谢XX和**团队,在这个低头族的时代让战友们有了与时俱进的交流平台,也令我回想起当年在肝胆相照论坛上灌水的幸福日子。

转眼间,而立已过,奔向不惑。从2000年学生时代体检第一次听说“乙肝健康携带”时的懵懂无知,到如今坦然接受静心与身体对话,这一路有过绝望,有过愤恨,有过怯懦,有过卑微,也感受过亲人的无私奉献,友人的互相扶持。人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的感情,而HBV之于我,便是一个极好的媒介,让我从年少到成人这一段人生最重要的旅途中,能够体会到常人没有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如今回首,这一路不至于太过无趣。

2000年至今,整整17年,HBV陪伴我走过了人生的一半时光。如果它有思想能言说,它应该是这世上最理解我的。所以这个坑,一者为自己,人生总会有坎坷,能够走过来的都是勇士,曾经的愤怒与无助,曾经的年少轻狂与黯然失落,都随风散去,但心头却如天空中云雁飞过,虽无痕迹但已然成长;二者为这位最忠诚的老友,万一某天它悄然离开,我是不是该为它谱写一曲,那么这些文字也许是最好的纪念;三者,如果手机屏幕前的诸位有耐心拉下去瞄一眼,希望能为大家传递一点正能量,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只是我们人生协奏曲的插曲,自然的美妙风光与人情的如曦温暖,更值得我们去用心体验。

煽情那么多,来点现实的,HBV这位老友曾经给我带来的痛苦,我是一点没忘[酷]

1, 高一即因此休学一年; 2, 放弃了男儿志在四方的宏愿,选了离家最近的大学; 3, 父母为此病心力交瘁; 4, 曾经的那位姑娘,只好留在心底; 5, 工作中错过了诸多升迁机会,最近也因身体原因而放弃中层管理岗位; 6, ……

时间不早,练功去了,改日有空继续。祝各位晚间有个好心情。

聊一聊对于健康的理解。作为携带者,可能一直耿耿于是否有病毒,关注血液的临床指标,而忽视了身心的健康。健康,字面意思,健指的是强而有力,康指的是大而通畅。我的理解是,身体方面气血流畅,四肢有力;心理上情绪舒畅,心情愉悦;这样一种身心的状态就是健康的。

所以,先不管指标如何,静心问一下自己,最近我的状态怎么样?嗜睡吗,感觉累吗,睡眠正常吗,心情怎么样?这些自己能体察到的,才是真正决定我们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而血液指标,某一时点的参考而已。

当然,我也没能跳出指标的折磨与诱惑,正如上一贴后反映的。但不管怎样,需要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是生命真正的健康状态。

再聊聊对医疗的看法。抗病毒我经历过拉米1年,长效干扰素1年1个月,恩替1年。拉米和干扰素都没把大山转成小山,恩替帮我完成了这个转变,原本应该是继续吃下去的,但厌倦了每天嗑药,也怕副作用,自己停了。目前西医治疗,保肝和抗病毒,最终还是在肝与病毒的圈子里转。这些年的经历与学习,我渐渐明白,我应该更关注自己身心的整体状态,而不是局限在所谓的病毒上。于是,我放弃了常规的治疗,坚持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入手,慢慢调整身心,反正是慢性病,我有的是时间,可以耗。如今我坚信的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所以我的治病变成了最最保守的:早睡早起,勤加锻炼。

说这么多,不是说仅仅锻炼和心态放好就可以了,而是在合理治疗的前提下,更加关心更本质的东西:体质的增强,心灵的健壮。

发病了,听医生的专业建议并积极治疗;控制了,就在生活中注重养生,打持久战,多管齐下。

相信自己,未来是美好的。即便有病毒一生相伴,也要活得优雅从容。

今天聊聊中医西医。这是个无论持什么立场都会被喷一身的话题,不过还是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因为对我而言,无论中西医,都曾有恩,西医曾让我迅速恢复,中医曾教我养生的方法。

常人都以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明显是不明就里的偏见。西医得益于科技,是时代的宠儿;中医因为古老的传承,可能有失对现实的应对。但他们都是人类的智慧,都曾为人们的健康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我本人因为自学中医,对中医的理法方药钦佩且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西医就有了反感。我以为,虽然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是失败的,但未来的医学必定是在中医与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医学,属于全人类的医学,应对的是全球化与大宇宙时代的需要。

而对于目前的个体而言,我们应该明白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因时因地的不同采取较为合理的医疗方案。并明白:保持好的身心状态,是一个在任何医疗条件下恢复健康的基础人。

聊一聊人生。大概因为HBV的原因,我们常被歧视,往往自卑,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无所措。而这一群体的成功人士也出于某些原因没能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所以也没有多少坐标可供参考学习。

这么多年学习工作下来,有些感悟还是想分享一下。我们作为人,一生中无非面对两件事:自己与周遭,也就是对内和对外两面。对内,是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是谁,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对外,是认识世界,处理五伦(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丈夫,上下级,朋友)关系,获得身份、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面对自我内外这两个面向,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以为这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古往今来的贤哲们为我们指出过很多道路和方法,给我们启发和思考,但仅学习这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学”。

如今很热门的认知科学认为,某个领域的“天才”可能并不是因为其天赋异禀,而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而学习的方法是所谓的“刻意练习”。这很像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通过学习,古典的术语是博物或者格物致知,我们理解世界的图景,理解迎面而来的各种事与物,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目标,理解我当下能做的事与不足,获得持续成长的空间与能力,以达到一种“诚明”的状态,感受古人所说的“命”,从容应对生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居易以俟命”。

这个状态是,在逆境时,你能淡然处之,并不放弃努力;当机会来时,你有能力把握住,并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一种人生的能力。

简单来说,如陈眉公说的“片技足以立足天下”,当我们还能力不足时,学习一技之长,以养亲持家,并积累各种处事的能力。当我们有足够能力时,不忘初心,做点有益的事。人生四字:修己达人。

以上几贴,唠叨了很多,都是自己HBV这么几年的感受,关于健康、成长、人生等等。

至于为什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发出这么些感慨,容我慢慢填坑。

想当年初中升高中体检,出结果那天大家围着找自己名字,发现自己后面有个备注:表抗阳性。那时候老师还若无其事地说这是健康携带者,与大家无异。于是对此一无所知的我,真没把它当回事,同学们对此也并不关注。直到高中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查出是大三阳,之后班主任建议休学治疗,才发现原来这东西是那么严重。

高中是县里最好的,刚刚连续三年出了省状元,无疑,那个时候能以较好的成绩进去,这样的少年在这个环境中,还是有点会当凌绝顶的志向的。可惜,年少远游的向往在身体的无助中消磨。虽然复学后可谓一帆风顺,进了不错的大学,学了挺热门的专业。但那几年,经历一年的休学之后,已经习惯于将这HBV存于心中,在校园的欢乐日子里,每每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错觉。

后来工作也算顺利,但有加班需拼命,谁让自己还年轻,想做点事呢。而身体却感觉一日不如一日,直到病倒住院。当时状况不怎么好,有进一步纤维化的趋势,体质差,一开始医生都不敢上干扰素。主任医生直接说,小伙子你工作单位不错,以后换个轻松的岗位直接养老吧!

当我以为这将是自己下半生生活的时候,还是很不甘心。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已决定天下大势,自己却连家庭的责任都还难以担当,岂不可笑可悲?于是,死马当活马医,在抗病毒的同时,开始学习太极拳,走运动养生的路。在恢复的过程中,因工作太累索性放弃,全面休养了大半年。

工夫不负有心人,身体在今年终于感觉好了不少,而检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个感觉,7月,奇迹般地,表抗检测值在标准以下,转阴了。

最近在帝都出差,今天趁空去地坛医院查了五项,进口试剂,表抗检测值0,高敏DNA结果还没出,医生说基本没什么问题,已经治愈了。

说实话,当看到这一结果时,内心已没什么感受,曾经拼命吃药想要得到的结果真的来临时,心已然平静得无一丝涟漪。也许在骨子里,经历这么多年那么多事之后,HBV的印迹已经印刻得无法抹去。

借用毛主席的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段路已经走过,接下来,该向更远的远方了。

以上,纪念。

待上岸,转眼几度春秋

终于熬到抗体出来,自己的身体还是可靠的,不用打疫苗了。总结一下历程,权作对一段生活的告别吧。

2000年初,中考体检查出表面抗原阳性,并不当一回事。9月入学高中,军训后入学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复查为大三阳,校医和班主任都建议休学治疗。当年少不更事,父母是农村人对此也不懂,听从学校建议办了休学一年,安心住院治疗。挂水降酶,用上了当年最好的新药拉米夫定,依稀记得一颗要小几百块,进口的。现在想来,在那个年纪就抗,并不明智。现实也是如此,用了一年,还是出院前配的一年的量,因为可以用学生大病医疗报销,刚开始每周查肝功,每月查五项,天天盼奇迹,结果药吃完还只是大三一个。肝功稳定就停药了,因为经济实在承受不起。

2001年9月经过体检后入学新高一,班主任W老师人非常好,经常被照顾到,很快融入新生活,如此,一直到大学毕业,除了定期复查,几年无话。当然,在新的高中生活中,第一年被要求不能住校,就在校外租了个房子,虽然学生生活平静,内心还是有不少灰色的。期间有一位同学也因此休息治疗了一个月,但他没休学,我们因此成了好哥们,也算是幸运。这几年中,最怕的就是体检了,常常备一些降酶药,检查前一周吃吃防止万一。唯一遗憾的,是在大学时代因此而放弃了很多机会,包括大学的选择,也不敢选一个远点的,男儿志在四方,也只能想想了。

大学毕业顺利工作,进了银行,四大行之一,外人看来不错,可以养老。但年轻嘛,总有些想法,期间任性地跳槽,玩了一年,做了些大学想做而没能做的。一年后回老本行,在一家小行谋了个职,收入高了些,但工作压力大了不少,因为人员少,一个人顶两三个的活,经常加班到九十点,这在以前不敢想像。果然是不能过于劳累,2013年4月体检,肝功能异常太多,被要求全面复查,大三阳,入院治疗,也好,终于休息了两个月。这次治疗用上了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主任医师给了几个选项,我觉得这个也入医保费用能接受,也还年轻,就搏一搏。入院检查,DNA7次方,肝功能谷丙300多吧,另外很多指标不好,轻度纤维化。住院把有的检查都做了个遍:彩超,增强CT,核磁共振,各种血液生化,总体还算不是很糟糕。派罗欣效果也不怎么好,打了大概五个月,DNA才转,E抗原一直没降,一年后还有10左右,听医生建议,先停了观察。期间副作用太多,中性粒细胞一直在线下,每天吃升白药,每月打升白针,这么熬了一年,中间几次想算了。结果,停针半年后复查,DNA又到5次方,肝功能正常。用上了恩替卡韦,吃药吧。好像是只吃了两个月,DNA就转了,后来一直稳定,每天只吃这么一粒。方便,但嗑药实在不是自己想要的,有时候要出差,跟人一起也不方便。所以在2015年底,复查稳定的情况下自己把药停了。

15年9月开始学习太极拳,16年4月后自己把工作辞了,在家休养,什么也不做就锻炼身体,休息了七八个月。到16年11月复查时,表面抗原定量是200,之后四个月检查降到了7,然后每个月都查,一直降,直到17年6月在标准以下。后来9月趁出差到地坛医院检查了高敏DNA和五项定量,高敏DNA未检测出,五项表面抗原为0,表面抗体4。这个月又查了下,抗体终于上去了,48,大概可以稍微放点心了。

以上,只是个案,仅作记录,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好了。所有的治疗的痛苦,所有的经历的苦闷,依然还是挥之不去的。就我而言,大概只能用幸运来解释吧。另外的感悟是,心态很重要,身心一体。

独行既久,昼夜难休

春夏秋冬,日升日落,这是自然的节律。

生老病死,这是基因的口令。

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生不息。

是从小苗长成大树的成长。套用现代游戏用语,是升级。

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年又一年,不断考试升级。从新员工到部门主管到老总,是工作中打怪升级。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到儿孙满堂,是家庭中的升级。

只有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人生的意义才呈现,也只有体验到升级的过程,人才不至于感到空虚。

曾经,被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感动:灵魂只合独行。也就是说,我一个人打怪升级,逍遥自在。

入世既深,才发现,原来一个人升级是很慢的,人终究还是个群体动物,抱团才有可能打BOSS。

可是,共同成长的人好找吗?很难。流水易奏,知音难求。

人生路漫漫,走多远全靠心态

得知乙肝携带将近二十年,自从高中发病,无时不刻都在盼望着痊愈,但从未想过真有转阴的那一天。结果,居然真的转阴了,可以笑得合不拢嘴了吧,然而并没有。可以把生活过简单,可人生哪那么简单?

曾经担心携带的身份被人知道,结果某一天彻底发病,全单位都知道了,也就安心地远离食堂远离饭局自顾自过生活。习惯了,没了应酬,那节奏倒也舒心。

曾经想,在一个四线小城,有房有车,工作朝九晚五,月薪15k,该是小康生活了,养老吧。可还是忍不住折腾,看碗里想锅里,想做这又想做那,在外晃荡一圈,花了一年半时间当学费,回到了原点。

有人食不果腹,如颜子居陋巷而不改其乐,有人生活无忧却如杞人整日忧天。想得太多,思虑过度,心态变了,身体也就渐渐坏了。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总有不同的烦恼,很多时候往往剪不断理还乱,然而又能如何?天地何曾改变。虽然转眼又是一年,总是安慰自己,人生漫漫,来日方长。能走多远,全凭自己。牢骚贴,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