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农夫读书笔记
《四千年农夫》一书购入已久,这个初夏,晨读,随想随记。
一 农民是最理解生命,理解时间的
「生命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和心理反应,而时间是所有这些反应的函数。农民就是一个勤劳的生物学家,他们总是努力根据农时安排自己的时间。东方的农民最会利用时间,每分每秒都不浪费。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总是长时间工作,却从不焦虑,不匆忙。中国人也确实如此,但这也说明中华民族是个面向未来、走在时间前面的民族。」
这段说得太好了,不由得记下来。我们的媒体能多做些这方面的宣传就好了。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美国教授,对于吾国农民的理解,比之今日吾国的许多所谓专家要真实深刻多了。这位教授虽是土壤学家,但只是到中国学习考察,就有如此洞见,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专家们呢?
二 书中的金句多得让人来不及抄录
「他们就好像一团火,也许他们认为活着只是为了自己,但是实际上却给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带来巨大的光和热。」
这一句,描写的是中日朝三国的农民,如今读来,又何尝不是在说如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
努力坚强的工作,拼命想着创收,每天还要绞尽脑汁发微头条期待涨粉。还要公开课、直播课不停学习,半夜还在修视频,让自己打了鸡血,成了一团火。
愿大家都能照亮自己照亮世界。
三
金教授真的是农民的鼓吹手,他对中国农民是有真感情的,看下面这段话:
「正是这些没有大智慧,却有着惊人毅力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了几百万人,并且世世代代承担着繁重税收,用于支持国家建设,甚至是不必要的战争。不仅如此,正是站在我们面前的人,使得人类保持了繁衍不息的种子,并把这些种子养育的如此健壮,使得人类文明的潮流健康奔涌,尽管也会遇到重重困难。」
农民在历史上往往是退居幕后的,除了那几次官逼民反。但是,正如我们的历史书上描述的那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金教授的这段话,很好地解释这个情况。
每每想起家乡的土地,想起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乡亲,想起摸黑回家的父母,我经常会眼含泪水,为他们的辛劳,他们的忍耐,他们的坚毅,他们的沉默,他们的一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用在文字中感慨这群沉默的人的艰辛,什么时候,农民这两个字能够让世人羡慕。
也许,这个时代可以。而我,要努力。
四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运河从吾乡横穿而过,往南入余杭进杭城。小时候运河边还有块地,种着桑树,养蚕季常去采摘桑叶。于是习惯了运河岸边的芦苇丛,以及河上川流不息的运货船。
河网密布,是江南平原的最大特点,几里一河,水塘遍野,无论河塘,最终都流向运河,运河是中心,是灌溉和排涝的主心骨。
修葺运河、开凿河塘是父母祖辈们生活的印迹。那会儿,村里一声令下,每家每户都出劳力,挑着担子挖河去。最近的一次我还很小,父亲和母亲都去了,全是靠体力,很辛苦。
金教授在考察中国的三角洲平原后,写了一段有关运河的文字,让我回忆起家乡那条平平无奇的河,书中是这么描述的:
「不管最初是否特意筹划,这些位于三角洲平原和受洪水侵扰地区的运河都是保护国家资源最基本、最富有成效的措施之一。通过运河,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国度因此大大扩张了其沿海平原的面积,减少了运河中的废物污染,使得沿岸几百平方英里的土壤变得肥沃和持久。我们毫不怀疑这项工程是过去4000年来人类改造冲击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个。这项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将在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缓慢显现,而它的建造及维护,还培养了这个民族强壮的体格和恒久的毅力,这里的人们心思细腻,讷于言,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为家园的建设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贡献力量。」
又是在夸奖。唐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论运河:共禹论功不较多,而金教授的这些文字,更详细地说明了运河在农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这一切,有我的祖辈父母的一份力,而我,应该将此传承下去。
五 蓝印花布与中国三叶草
从金教授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在很早以前,我国手工艺就已经很发达,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各种手工作坊生产手工制品,或拿工资或出去卖钱以补贴家用。蓝印花布即是其中一种。
蓝印花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其制作过程复杂,是一群工匠的心血和自然、时间磨合发酵的产物,是艺术。金教授记录了这一过程,然后,又一次夸奖那些工匠们。如果放在今天,我估计金教授定会被人称为中国吹。
之后,又看到了一种被称为中国三叶草的植物「苜蓿」。这个名字没听过,百度看了图片,似乎就是一种乡间野草(野菜),它被用来食用、作为绿肥,是当时农民增收的一种经济作物。吾乡似乎没有将这种野菜种植的历史,或者是我不清楚,待考证。
若是可食用可作肥,我想不到这么好的植物怎么就没流行。将来如果做农场,必要好好种一些。
六 时世变迁,沧海桑田,有些东西却一直没变
嘉兴是上海的后花园。百年前,嘉兴人养水牛产牛奶,供上海人消费。百年后,嘉兴全面接轨上海。似乎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这是地理的,人文的影响。
百年前,运河边的农夫们用畚箕挑淤泥,开河道,肥庄稼。百年后,父母辈依然用惯畚箕,依旧会用来担泥,还在用着自己的人力。只不过这种方式,可能要消失在他们的背影里了。
百年前,嘉兴人的零食是螺蛳,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百年前,上海到杭州的客流量很大,如今更大。 我们生活在时代里,通过文本感受时光,怀念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
七 作为农民的文化自信在哪里?
富兰克林•H•金教授多次多方面称赞了中国农民,作为一个土壤学专家,对于人类的永续发展给予了高度关心,而中国农民长久以来积累的农业智慧和农业文化,给了他很多启发。而这些,不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所在吗?
以前常听说,我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里或许有部分答案。
「东方民族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很好地保护土壤,为了很好地保护土壤、避免破坏土壤肥力,东方人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那么怎样就地取材?就是废物利用,使用人类和动物的粪便。西方人处理人类排泄物的方法是倾倒入大海,而我们则是回归土壤成为肥料。前者造成了污染,后者成就了农业。
还在向往使用农药化肥的机械化生产的大农业吗?小农的精耕细作就是落后的吗?以大历史的眼光,对比前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我们需要深思,我们也有理由自信。
八 在百多年前,曾经有人郑重而震撼地提出了「美国东方化」
金教授在「东方的稻米种植」这一章中,借鉴我国大运河的经验,提出了「美国大运河规划图」,贯穿北美格兰德河到俄亥俄河河口、密西西比河到切萨克湾之间。
并且,他提出如果美国要想永续发展下去,要保持和平和不受饥荒瘟疫困扰,「那么我们就必须自我东方化」,学习东方三国数千年的发展永久性农业的智慧和经验。尽管美国不会像东方三国那样实行劳动密集型种植,东方民族的农耕方法仍然值得研究,因为它包含了一些基本的农业发展原则。
金教授对东方水稻种植的考察记录是详细的,包含了养田、育苗、移栽、后期管理、收割等各环节,让我想起了儿时与父母一起种田、收稻、晒谷的情景,好像百年未曾过去,一切如在眼前。
其中又详细记录了保持农田肥力的方法:使用堆肥和绿肥。这是一个土壤学家的敏感之处,他不遗余力地记录,详实得像是一篇操作指南。
不过也就过了不到二十年,如今的情况却是大变了。如果金教授在今天来考察,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我们还是希望,在利用现代科技、机械化手段的基础上,能尊重理解自然,给土壤以时间,给水稻以自我成长的机会,就如孩子般,给予信任,其他的,交给时间。
九
这实在是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想到了父母辈的不容易。
百年前金教授记录的浙江嘉兴的水稻种植情况,我看了是那么的熟悉,就像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样。也确实如此,因为二十多年前,在我十多岁的时候,我们村里,我家,就是如书里记录的一样种植水稻。
我很小的时候,一年种早晚两季,所以有双抢时节,那个时候农民最忙。后来,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能够稍微空闲些了,但依然育苗、移栽,书中记录的整田、施底肥、育秧、移栽、除草等等过程,一个不少。再后来,我外出读书,某年回家听父母说,不用种田(插秧)了,直接播种就可以,我有些没反应过来,原来种稻已经能这么简单了。
单单一项水稻种植,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四千年传统流传下来的习惯中,不经意就变了,需要时间孕育的农家肥改成了化肥,需要劳力育苗插秧的方式变成了直接播种成田,就连除草也不需要了,一遍农药搞定。
对此农民们其实是很欢迎的,解放双手谁人不喜欢。只是如今,似乎又听说,农药化肥用多了对健康不好,还是原来农家肥健康。风向又变,父母辈刚熟悉前面的模式,思维还无法改变接受,我们这一辈又想强制让他们作出改变了。
这一天像是突然来了,外出不用钱包了,一个手机搞定,老年手机却用不来;出去办事,听到的也不再是乡音了,全是舌头卷起来的;动不动要扫码,甚至要刷脸,刷个脸有什么用?
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这一辈似乎是赶上了好时代,而父母辈呢,他们付出了一生,到了该安享晚年时,还要让他们去改变,是不是有些难为了?
十
生态文明背景下,尊重自然、亲近土地、养护生态,需要从中国「四千年农夫」传承下的传统农耕文明中寻找智慧,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农耕哲学,在新时代必将有更广阔的运用空间和更长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