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讲义》笔记
为什么要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又被称作博雅教育,由拉丁文里的「Liberal Arts」翻译而来。从其来源来讲,是古希腊自由民接受的教育。
因为自由民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要享受这个世界,就需要有主人的学识。人想要成为社会精英,首先要在精神上成为精英,这样才能以精英的方式思考,以主人的态度做事,才能出常人。
通识教育的本质,是能让人理解知识的结构化和关联性,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许多地方,而不仅仅是直接用来做具体的事。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序
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
以“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的大语文内容,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语文,或者说语言的艺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感受,包括听、读、观察和理解;二是表达,包括说、写、唱、表达和表演。
从语文的两个方面来看,都有艺术的特性。既然是艺术,通常会有一个特点:有规律可循,却没有定势。也就是古人说的“文无第”,或者常见的“文人相轻”现象。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答案是,如果你想进入一定的阶层,最好要掌握那个阶层的用语,而这个教育,需要语文来完成。
哈佛大学唯一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写作课,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要学够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才能毕业,美国绝大部分顶级名校都会对研究生开设文献阅读课或类似研讨课。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他们根据几百年的教育经验发现,缺乏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人在专业上就可能走不远。
在生活上亦是如此。世界上没有哪门艺术能像语文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自身又具有极丰富的内涵。人是有感情的,总是希望能被人理解,也希望理解他人。这方面,无论一个人走到哪一步,其语文水平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前言
我们都生活在语文中
凡是和生活相关的,需要用到语言这个工具的,都属于大语文的范畴。语文教育涉及人的存在、生命意义,尤其是快乐情感的获得和价值观的构建。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都生活在语文中。
语文内涵包括基本的词汇,包括高级的语法、修辞等语言技巧及表达能力。
词汇,是语文最基本的元素。词汇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美国的很多研究显示:一个孩子在四岁前能和父母说多少句话、接触到多少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今后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孩子长大后能使用多少词汇,决定了他能够从事多复杂的工作、思考多复杂的问题。美国中西部一个普通农民词汇量只有一千五百个左右,而生活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词汇量超过一万个,而以文采见长的丘吉尔掌握的词汇量达二十万个。
词汇之上,是语法、修辞等高级语言技巧。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上层人士在教育孩子时最重视修辞学,早期的大学也重视修辞学的教育,因为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而精英的一个特征是能优雅而准确地遣词达意。
语法修辞之上,是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现在美国很多教科书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主要原因是各个领域的教授写作水平很高,在学术界要想变得有名,就要能写出令同行记得住的文章,这是书面表达能力的体现。而口头表达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调动多少资源做多少事,也决定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受欢迎的程度。
从个人生活的层面,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语文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因为语文环境与生活环境是高度一致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理解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语文学习是不受课堂和学校围墙限制的,语文的教室应该是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在生活背景下、生命的长河中去学习和理解语文。
阅读理解六要素
读懂作者的意思,完成形象的重构。
阅读理解是一种信息的转换,而要实现这种转换,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梳理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结果,也就是英文的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有时候文章观点较多需要比较,可以加一个“哪一个”(which)。
以上七个“wh”,构成了阅读理解的重要信息流,可以通过表格来梳理。
每次阅读,都可通过这样的有意识的训练,问自己这七个wh,慢慢养成习惯,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