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轻人的美丽乡村

2021-12-20

周末回乡下,听到父亲说,村里认为三十年前为奶奶留的平房在那里难看影响村容,早上已经量了面积,下午准备来推平了,刚开始说补贴每平80元,后来父亲力争当时交了罚款,增加到100元每平,量下来共50平,能补5000元。当年奶奶恋旧,不愿搬新房住,留下了我家原来的一间平房住那里,直到十多年前去世。那时村里说是违规,罚款500元,当时家里都穷,500元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原本说好兄弟四人平分出,结果要交款时都不同意了,父亲一咬牙自己承担。如今能拿到点补贴,也算是宽慰了父亲。

这是闲话。

我关注到的是,村里居然到我们这个算是偏僻的小村里来巡察,整理村容了。近几年,也看到不少行政村大力投入,修路、修整沿主干道的村房的立面、选择几个自然村造一些景观,沿路做一些江南特色的建筑,然后,大张旗鼓地鼓励村民拆迁到新村,我村便建了三个集中的新村点,都是三层小洋房,简单看来都能够媲美城里高档小区了。这些,大概能称之为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某某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了。很多时候,路过这样的乡村,确实有种羡慕的心思,公路平整、住房美观、环境不错,想来乡居是很适意的。

吃完午饭,阳光很暖,准备去菜地割些青菜带回,路过临村的一户人家,见到一位80多的奶奶独自坐在廊下的椅子上晒太阳。这位奶奶我也认识,以前常常到村里闲逛聊天。可能儿女已经搬到县城了,老伴很多年前就过世了,乡下房子虽然新,就剩下了她守着。看到这一幕,再环顾阳光下的村子,许是冬天了,有些萧瑟啊,连个小孩儿也见不到。

又想起儿时,也是这个季节,入冬后农活也不多了,天晴的日子,除了几个勤劳的男人们还在地里,其他都开始居家歇息,不是抽烟打牌,就是喝茶晒太阳,妇女们就聚在一起边聊东聊西,边纳鞋底做布鞋,或者织毛衣,我们这些小娃娃就聚一起玩闹,偶尔拿些场地上晒着的番署干嚼起来,然后又等着过些天村里打年羔,可以去蹭点好吃的,村里杀猪也可以去看看,反正是闲不住地凑热闹。

如今,却是难得见到人,仅仅三十年而已。我在想,乡村缺少年轻人,不外乎这几点:

  1. 长期以来的城乡对立,导致农村人从来认为是城市高于农村的。我依然记得父母辈在我小时候挂在嘴边教育我的话: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城里人,不用做农活。城乡的剪刀差,把农村人剪得只剩下无奈和离开的迫切想望。
  2. 资源的长期向城镇集中,一些政策向城镇的倾斜,客观上导致了人流也向城镇集中。我读小学是在村里,而如今我们那村小,早成了某个私人老板的小作坊,小学只能去镇上,连幼儿园也只能去镇上了,这是关系未来的教育,其他也一样。
  3. 农业不挣钱,挣不到钱,没人务农了。一个好兄弟,毕业工作两年多后,与妻子返乡创业了,我们这一带长久以来植桑养蚕,他在某个时期,把我们父母辈称之为「末代养蚕人」。的确,现在回村里,看到在地里干活的,都是父母辈,等到他们老去,恐怕再也没人干农活了。
  4. 农民得不到尊重。虽然说「士农工商」,农民一直是四民之一,重农是传统,但工业时代、资本时代,农民创造的价值被有意无意忽略了,没有经济价值也就无法获得认可,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像父母辈,根本做不到以务农为傲。

这是个让人沮丧的结局。想起来之前在头条上看到的,一群年轻人在某个山村租房改造,一步步把一些老旧的农户打造成网红民宿。或许,也只有像这样的年轻人的加入,朝气与创意共同带来的改变,能使像我们村这样的小乡村从源头作出些适应时代的变化。像温铁军教授讲过的故事:浙江某地的农民说,养猪养羊不如养上海人。是可以吸引市民下乡,只不过我更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返回自己的故乡,做一些事情。

qingcai.jpg

在菜地里,看着父母种的青菜长得非常好,突然想到,难道我不能回来,种菜卖菜?如今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在农村都已经覆盖,除了教育医疗这些基础服务差些,其他于我而言也是可有可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