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习笔记

本篇为2021年随道源先生经方筑基网络班学习的笔记。

1. 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书籍(物质层面)和思维(精神层面)展开。

1.1. 书籍

准备一些关于经方的书,包含《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都可以,推荐:黄熿《经方100首》。

经初步整理,经方232个,方证约277个,经方使用中药约134味。

1.2. 思维

社会需要放弃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仅需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推翻了自古以来的惯例,而我们做决定和理解现实的最基本方式也将受到挑战。——维克托(《大数据时代》作者)

若欲求其详,虽长篇累牍难以尽之,但凭脉证以施治,已足以效如桴鼓,此仲圣之教,所以为万世法也。——姜佐景(《经方实验录》作者)

1.2.1. 数据思维

学习经方需用「数据思维」而非「考据思维」:只需要知道是什么,即相关关系,不需要去深究为什么,即原理,从方、证、药的对应关系中理解如何治病。232个方,134味药,277个症状,接下来的时间中就以这些方药症的排列组合去学习经方,以简洁的方式快速掌握运用。出神入化的运用需要一生去努力、去领会,但框架的学习可以短时间来掌握。<2021-02-08>第一课

1.2.2. 边界法则

生物学上有个问题:先有细胞核还是先有细胞膜?答案是先有细胞膜,先有边界后有内核。做任何事需要明白做事的「边界」,学中医也需要明白这点。

学习前先知道自己的层次,根据能力逐步深入。本次学习内容的边界:经方。<2021-02-09>

1.2.3. 让作业成为经典

「第一轮学习不必涉猎太深,略知大概即可。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去剥。真正的学习,就像自己亲手造房子,需要从备料开始,然后经过筑基、建立框架、粗装修、精装修,布置家具,最后才拎包入住。」

先熟记100药,200方,300证。学习中通过自己做作业来记住,如岳美中先生学习本草经,自己编歌诀,现在如果编不出来,可以通过辅助材料如《汤头歌诀》之类来助记,记住这些中医的基础数据。<2021-02-10>

1.2.4. 拆分读书法

桂枝加方: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汤、桂枝大黄汤、桂枝黄芪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栝楼桂枝汤、桂枝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共15方)

读书分为鉴赏和学习,鉴赏可以简单浏览一遍即可,但学习必须通过自己拆分和重新排列组合,拆到最小单元,然后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以上以桂枝汤为基础的加方,将方的药、证都理清楚,记住了,才能一步步深入。<2021-02-11>

学习经方,包括组成、主证、煎服方法、经典原文、诸家经验、典型案例、现代运用等若干个小单元,必须一个个单元去学习。<2021-02-14>

1.2.5. 最省力法则

对拆分的每个单元以最省力的方式去学习。比如学习方剂组成时,只需要记住方剂是由哪些药物组成的,不必深究配伍原理和药性分析,如果贪多贪深贪快,可能走到中间就走不动了。「很多人学中医,最后没有学成,原因不是不努力,而是用力过猛。」<2021-02-14>

2. 桂枝汤类

桂枝汤为群方之首。以数据列之:经方一共232首,桂枝汤类方41首,约占六分之一,经方共计用药134味,桂枝汤类方用药39味,约占三分之一,经方共涉及280证,桂枝汤类涉及68证,约占四分之一。

2.1. 桂枝证

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加失眠。

2.2. 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主证:发热、自汗、恶风、肌肉痉挛拘急、气上冲、动悸、脉浮缓、苔薄白、舌淡。

方证歌诀1

发热自汗加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舌苔薄白质淡红。

2.3. 桂枝汤加方 <2021-02-13>

方名 组成 主证
桂枝加桂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气上冲逆、心腹疼痛、膝热畏寒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芍药(加量)、炙甘草、生姜、大枣 腹满时痛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黄芪 身体虚弱、自汗、盗汗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大黄、生姜、大枣 腹痛拒按
小建中汤 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腹痛喜温喜按
黄芪建中汤 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 正气不足、腹内拘急
当归建中汤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当归、饴糖 贫血、腹中刺痛、呼吸少气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附子 多汗、恶风恶寒、肢节痛、体痛难以转侧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项背强急
瓜蒌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瓜蒌根(天花粉) 身体强直痉挛、口燥渴、自汗出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厚朴、杏仁 胸满微喘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人参 身疼痛、脉沉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 胸腹动悸、阳虚失精、脉芤紧

2.3.1. 桂枝汤加方方证歌诀

  • 桂枝加附子汤

    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体痛手足冷,腹痛与寒疝,脉象沉迟舌质淡。

  • 小建中汤

    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胸腹动悸易惊悚,自汗盗汗失眠梦,脉必浮大而无力,舌苔少而质嫩红。

2.4. 桂枝汤加减方

共七方,除桂枝去芍药汤外六方列于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当归四逆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当归、细辛、通草 贫血腹痛、手足厥冷、小便不利、脉细欲绝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当归、细辛、通草、吴茱萸 久寒胸满、时吐清水、脉细欲绝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麻黄、附子、白术、防风、知母 肢节疼痛、目眩、气短、干呕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黄芪(倍生姜) 身体麻痹、呕吐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桂枝、芍药、生姜、黄芪、苦酒 肤肿、脉沉、出黄汗
桂枝茯苓丸 桂枝、芍药、茯苓、桃仁、丹皮 少腹有瘀积、拘挛、上冲、心悸

2.4.1. 方证歌诀

  • 当归四逆汤

    手足厥寒麻木,冷痛青紫脉细,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 桂枝芍药知母汤

    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肿,可见两脚浮肿。

  • 桂枝茯苓丸

    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疼昏晕烦悸痛,舌质多暗有紫点,面色暗红或紫红。

2.5. 桂枝去芍药汤加减方

此属桂枝汤之减方,本应列于桂枝汤加减方下,兹因以下各方均系此方加减,故列于此。共十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脉促、胸满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生姜、枳实 胸满上冲而呕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皂荚 胸满、吐浊、咳唾涎沫
桂枝去桂加术附汤 甘草、生姜、大枣、白术、附子 身体烦痛、恶寒、脉沉涩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 胃内停、心悸、小便不利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龙骨、牡蛎 胸腹动悸、胸满多痰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恶寒、脉微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附子(桂枝附子加量) 恶寒甚、身体疼烦、不呕不渴、脉浮虚弱而涩
炙甘草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人参、阿胶、地黄、麦冬、麻子仁、酒 脉代结、心动悸、烦热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麻黄、附子、细辛 心下痞满、坚痛、上冲头痛、咳喘、手足逆冷、恶寒、骨痛、脉迟涩或微

2.5.1. 方证歌诀

  • 炙甘草汤

    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而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心动悸。

2.6. 桂枝甘草汤加方系列

共八个方剂

方名 组成 主证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 过汗、脉促、心下悸
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枝、甘草 咽喉肿痛
桂枝人参汤 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 表热里寒、下利、心下痞硬、上冲急迫
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心下悸、上冲、头眩、小便不利
苓桂甘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腹痛冲胸、欲作奔豚
苓桂五味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五味子 气上冲胸咽
甘草附子汤 甘草、白术、附子、桂枝 关节烦疼、汗出、小便不利、恶寒、短气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胸腹动悸、上冲急迫
  • 苓桂术甘汤方证歌诀

    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浮肿貌。

2.7. 桂枝汤合方系列

共三个方剂

方名 组成 主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大枣、杏仁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定时)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大枣、杏仁 形如疟、一日再发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大枣、石膏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2.8. 涉及的中药药性(摘自药性歌括四百味)

  • 桂枝: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 芍药: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 生姜:生姜性温,通畅神明,痰嗽呕吐,开胃极灵。
  • 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 大枣:大枣味甘,调和百药,益气养脾,中满休嚼。
  • 饴糖:饴糖味甘,和脾润肺,止渴消痰,中满休食。
  • 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 大黄: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 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 附子: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 葛根: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 瓜蒌根(天花粉):天花粉寒,止渴祛烦,排脓消毒,善除热痰。
  • 厚朴: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 杏仁:杏仁温苦,风寒喘嗽,大肠气闭,便难切要。
  • 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 龙骨:龙骨味甘,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 牡蛎:牡蛎微寒,涩精止汗,带崩胁痛,老痰祛散。
  • 细辛: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 通草:通草味甘,善治膀胱,消痈散肿,能医乳房。
  • 吴茱萸: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 麻黄: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 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 防风: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 知母: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 苦酒: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
  • 茯苓: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 桃仁:桃仁甘寒,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 丹皮: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 枳实: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 皂荚: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 蜀漆:
  • 阿胶:阿胶甘温,止咳脓血,吐血胎崩,虚羸可啜。
  • 地黄: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 麦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 麻子仁:火麻味甘,下乳催生,润肠通结,小水能行。
  • 半夏: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 干姜: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热尤堪。
  • 五味子:五味酸温,生津止渴,久嗽虚劳,肺肾枯竭。
  • 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3. 麻黄汤类

3.1. 麻黄体质、麻黄证歌诀

肌肉发达或偏松,皮肤黄黑或浮肿,体壮无汗肤燥粗,血压不高唇暗红;舌淡苔白口不干,鼻塞清涕易寒喘,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闭汗。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要注意。

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不通;浮肿并伴溲不利,不是并见要慎重。

3.2. 方药证

麻黄汤类方共21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麻黄汤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痛、恶风、脉浮紧、浮数、喘而胸满
麻黄加术汤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白术 身烦热、无汗、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
麻黄杏仁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咳嗽、不恶寒、但发热、烦躁、渴饮、喉中有痰声、胸痛、面目浮肿、脉浮滑而数、或浮大而数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一身尽热、发热、咳嗽、喘息、面目浮肿、关节肿
甘草麻黄汤 甘草、麻黄 脉浮、上身及面目浮肿、咳喘、不恶风、不渴、腹如鼓、但欲寐、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时时咳、或有汗而恶风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 手足冷、时欲寐、发热少汗、恶寒甚、胸满、喘咳、咳痰薄白、脉多沉细、或微细、或沉迟、兼有体痛、头痛连脑、咽痛
续命汤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杏仁、川芎 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不知痛处、拘急不能转侧、咳嗽上气、面目浮肿
牡蛎汤 蜀漆、牡蛎、麻黄、甘草 热少寒多、少汗、按时发作、腹有动悸、面目浮肿、口干、虚汗、右脉弦
大青龙汤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重、不汗而烦躁、咳喘上冲、肿满、烦渴、小便少
小青龙汤 麻黄、芍药、甘草、干姜、桂枝、细辛、五味子、半夏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喘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芍药、甘草、干姜、桂枝、细辛、五味子、半夏、石膏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心下有水、多吐稀白痰、口渴、恶寒、发热、上冲、头痛
文蛤汤 文蛤、石膏、甘草、麻黄、生姜、大枣、杏仁 脉紧、头痛、烦躁而渴、恶寒、喘咳急迫
越婢汤 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 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喘咳
越婢加术汤 麻黄、石膏、大枣、甘草、生姜、白术 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生姜、半夏 咳嗽逆上、呼吸困难、眼目疼痛、口渴、烦闷、恶心呕吐、脉浮大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生姜、杏仁、赤小豆、甘草、大枣、生梓白皮(以桑白皮代之) 身发黄、喘咳、肿满、发热、脉浮、无汗、小便不利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 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上气、喘迫、痰壅喉中、随呼吸发出蛙鸣声、目胞兼有浮肿、脉浮或弦急
厚朴麻黄汤 厚朴、杏仁、半夏、五味子、麻黄、干姜、细辛、石膏、小麦 咳而脉浮、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
麻黄醇酒汤 麻黄、酒 喘、身发黄、身微痛、脉浮紧、无汗
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 心下悸、喘而呕

4. 小柴胡汤类

小柴胡汤类方共有8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或目赤、耳聋、身热、恶风、舌苔薄白、脉弦数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芒硝 小柴胡汤证、便秘高热、苦满难解、腹中或有坚硬之块、舌多黄苔、脉象洪大
柴胡去半夏加栝篓汤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栝篓 小柴胡汤证、渴而不呕、手足烦热、身微热、感疲劳困惫
大柴胡汤 柴胡、半夏、生姜、黄芩、芍药、大枣、枳实、大黄 小柴胡汤证、心下急、微烦、腹满、大便难、呕不止、郁郁微烦、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脉沉、舌苔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半夏、生姜、大枣、龙骨、牡蛎、桂枝、铅丹、大黄、人参 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冲气上逆、呕吐、脐腹筑筑动悸、烦躁、惊狂不安、时有错语、二便不利、舌苔黏黄厚腻、脉弦硬、或滑大动数
四逆散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酷似大柴胡汤、有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腹中结实而痛、按之腹部无抵抗者、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黄芩、干姜、牡蛎、栝篓根、甘草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按之腹部软弱无力、脐旁若有凝结、按之则痛达腰部、手足微冷、头项强痛、腰脚或见寒冷之状、间有咳嗽、咳时则胁痛加剧、甚至肩背亦痛、脉浮数、重按则有弦状、舌见滑白苔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人参、黄芩、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半夏 伤寒五六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口苦、颈项强

5. 栀子豉汤类

栀子豉汤类方共9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栀子豉汤 栀子、香豉 表解、身热未清、心中懊憹、虚烦不得眠、口苦、咽燥、嘈杂不能食、胸中窒或有结痛、头汗出、或谵语、或鼻衄、或身黄、舌质红、上有黏黄苔、小便不利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甘草、香豉 栀子豉汤证、呼吸急迫、少气(不气为中气虚而不能交通于上下之意)、咽下困难、胸中窒痛、吞咽不爽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香豉、生姜 栀子豉汤证而呕吐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栀子、香豉 具栀子豉汤证而胸满、胃部停滞膨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栀子大黄汤 栀子、大黄、枳实、香豉 枳实栀子豉汤证、而有宿食便秘之倾向、胃部充实、大便闭结
栀子柏皮汤 栀子、甘草、黄柏 发热、身黄、瘀热内甚、蒸蒸内热、心烦、气短、吐衄、目赤痛、小便黄、脉弦数
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 身热不去、微烦、肠鸣下利、腹痛、恶心呕吐、烦满、脉左数右迟
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枳实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腹虽满而不坚实、小便见浑、舌质红有腻苔
茵陈蒿汤 茵陈蒿、栀子、大黄 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或身热不食、食即头眩、心烦胸闷、大便难、脉滑数、舌质红、黄苔

6. 泻心汤类

泻心汤类方共11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泻心汤 大黄、黄芩、黄连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心下痞、大便秘结、心膈烦躁、小便赤涩、面及眼目有赤色、或胖、脉数急而实
附子泻心汤 大黄、黄连、黄芩、附子 心下痞、四肢麻冷、但欲寐、心下满、或猝然昏倒、脉沉细而带微数之状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 心下痞、按之濡、脉关上浮、颜面潮红、便秘、目赤、脉多数急而实
半夏泻心汤 半夏、甘草、黄芩、干姜、大枣、黄连 心下痞、呕而肠鸣、恶心呕吐、烦闷微热、脉数
甘草泻心汤 半夏、甘草、黄芩、干姜、大枣、黄连 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生姜泻心汤 半夏、甘草、黄芩、干姜、大枣、黄连、人参、生姜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黄连汤 黄连、甘草、干姜、桂枝、大枣、人参、半夏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上冲、痰咳、烦喘、身热、微恶寒、头痛、心下痞、脉弦而浮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 心胸烦闷、吐下
黄连阿胶汤 黄连、黄芩、芍药、阿胶、卵黄 胸热、烦悸、不得眠、心下痞、咽喉干燥、或咳血、吐血、便血、尿血、脉弦细而数
小陷胸汤 黄连、半夏、栝篓实 小结胸着、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胸中嘈杂或吞酸
白头翁汤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心悸、脉滑数、舌质红、苔薄腻、身热、腹痛、肛门灼热

7. 黄芩汤类

黄芩汤类方共4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黄芩汤 黄芩、大枣、甘草、芍药 太阳与少阳两证合病、心下痞、下利、腹痛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生姜、大枣、甘草、芍药、半夏 黄芩汤证有干呕
六物黄芩汤 黄芩、人参、干姜、大枣、桂枝、半夏 心下痞硬、上热下寒、上冲、口苦、唇干、舌少苔、脉微数或身热
三物黄芩汤 黄芩、苦参、干地黄 腹部不安、舌干燥、手掌足心热强、脉弦数或细数

8. 白虎汤类

白虎汤类方共4个,方药证如下

方名 组成 主证
白虎汤 知母、甘草、粳米、石膏 腹满、谵语、身重、难以转侧、遗尿、脉浮滑、口苦干燥、大便秘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甘草、粳米、石膏、人参 汗多气虚、心下有痞满、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发热无汗
白虎加桂枝汤 知母、甘草、粳米、石膏、桂枝 白虎汤证而具有桂枝证、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手足热。 脉浮滑、或浮洪、渴欲饮水、上冲头疼烦躁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半夏、人参、甘草、粳米、麦冬 身热口渴、胸烦欲呕、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脉虚数无力、舌有白苔、或咳嗽、或恶心、小便赤浊、食欲不振、手足厥冷

9. 承气汤类

承气汤类方共22个。

9.1. 小承气汤及加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小承气汤 大黄、厚朴、枳实 阳明病、潮热、腹满、大便硬、微烦、脉滑疾有力、苔黄
厚朴三物汤 厚朴、枳实、大黄 小承气汤证、腹痛、支饮、大便秘结、心下痞满、胃中停水、脉滑而疾
厚朴七物汤 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生姜、桂枝 厚朴三物汤证、发热、脉浮数、腹满、大便不通、上逆呕吐
大承气汤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小承气汤证、潮热、谵语、脉滑实(或紧数、沉实、沉滑而疾)、脐部及上下左右坚满、按之紧张有力、或诉痛、烦热、便闭、唇焦、舌苔黑而腻、自利清水
调味承气汤 大黄、甘草、芒硝 大黄甘草汤证而较急迫、小承气汤证而较轻微、胸部郁郁微烦、腹部有凝结状、大便不通利、口渴、脉滑数、身热、胸痛
麻子仁丸 麻子仁、芍药、枳实、厚朴、大黄、杏仁 小承气汤之轻证、大便干燥秘结难排、腹有挛结、趺阳脉浮而涩

9.2. 小承气汤变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桃仁承气汤 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黄 承气汤证、小腹急结、二便闭涩、上冲、坚痛、左脐旁按之坚物诉痛、心胸下硬满有痛、脉充实、躁急
抵当汤 水蛭、蝱虫、桃仁、大黄 下腹膨硬有坚痛、大便色黑、小便利、脉微而沉、或沉结、或浮数、发狂、昏瞀、舌黯色斑、唇青
抵当丸 水蛭、蝱虫、桃仁、大黄 抵当汤证而病情较缓

9.3. 抵当汤加减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大黄䗪虫丸 大黄、黄芩、甘草、桃仁、芍药、地黄、干漆、蝱虫、蛴螬、水蛭、䗪虫 虚痨、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干血症状、蒸热、腹坚痛、苦满、肌肤起皮、脉沉数、眼黑黯
下瘀血汤丸 大黄、桃仁、䗪虫 小腹急痛、拒按、大便秘结、脐下坚结毒痛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冬瓜子、牡丹皮、桃仁、芒硝 肠痈、小腹肿痞、按之痛、时发热、自汗、大小便下利、口燥
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结胸、心下痛、按之石硬坚满、脉沉紧、身体壮实、肩背强急、大小便不利、烦躁气短、呕吐、身黄

9.4. 承气汤变方

共9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大陷胸丸 大黄、葶苈、杏仁、芒硝、甘遂 结肠汤证、项强如柔痉状、胸胁胀闷、喘咳自汗、头疼、心下痛、胸骨高起
大黄硝石汤 大黄、黄柏、硝石、栀子 黄疸、腹满有硬块、小便不利而赤、自汗、身热、心烦、脉弦数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 肠胃有热、入水呕吐、食已即呕吐、大便秘闭
大黄甘遂汤 大黄、甘遂、阿胶 小腹膨满如敦状、按之坚痛、大小便不利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 胸胁下偏痛、恶寒发热、大便不利、脉弦紧、腰腹痛
走马汤 巴豆、杏仁 卒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胸腹气急、上冲、喘鸣、促迫之候
三物备急丸 大黄、干姜、巴豆 猝然心腹胀满、痛如锥刺、气喘口噤、中恶、客忤、停尸、卒死(假死)
桔梗白散 桔梗、贝母、巴豆 喉中感塞、痰在胸咽、胸满不得息、寒实结胸、脉弦滑上促、咳嗽、吐浊、唾臭脓、咽喉肿痛
十枣汤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悬饮、干呕、气短、咳嗽心下痞硬、引胁下痛、太阳中风、下利、汗出不恶寒、脉弦沉、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有水气浮肿

10. 甘草汤类

共7方,本方甘草汤,加方桔梗汤、排脓汤、甘麦大枣汤、甘草粉蜜汤、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方名 组成 主证
甘草汤 甘草 咽痛急迫
桔梗汤 桔梗、甘草 咽喉肿痛、咳嗽振寒
排脓汤 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吐黏痰、脓血难出而迫急
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 无故悲伤啼哭、数欠伸
甘草粉蜜汤 甘草、蜜、粉 蚘虫、心腹痛、吐涎、心痛
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 手足不温、小便频数、失禁、头眩、腹痛、便溏及吐血、下血、吐逆、胸中急迫有痛
生姜甘草汤 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心下痞硬腹拘急、吐涎沫、咽燥渴

11. 芍药汤类

共4方,本方1,加减方3。

方名 组成 主证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 腹痛、拘急、难行、手足挛冷、咳嗽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 恶寒、足冷、脉沉细、腹痛、骨节痛、下肢冷痛、挛急、或麻痹
枳实芍药散 枳实、芍药 芍药汤证、腹痛、烦满、不得卧、舌正赤色、呕吐不食、小便不利、泄痢下重
排脓散 枳实、芍药、桔梗、鸡子黄 胸腹拘满而痛、咳吐黏痰、内痈化脓

12. 半夏汤类

共10方,本方3,加方3,变方4。

方名 组成 主证
小半夏汤 半夏、生姜 诸呕吐、谷不得下、尿少而色不黄、口不渴、水停心下作痞
生姜半夏汤 生姜汁、半夏 胸中似喘不喘、似哕不哕、似呕不呕、心中愤愤然无奈
半夏干姜汤 半夏、干姜、醋 干呕、吐逆、吐涎沫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生姜、茯苓 心下痞、眩悸、卒呕吐、身热、微烦、不食
干姜半夏人参丸 干姜、人参、半夏、生姜汁、米糊为丸 妊娠、心下痞硬、呕吐不止、脉微细、四肢微冷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心气郁滞、眩悸、喉中有物如絮、或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尿意频数、满闷、恶心、咳嗽、气阻
旋覆花代赭石汤 旋覆花、甘草、大枣、人参、生姜、半夏、代赭石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便虚秘、呕吐、哕、脉弦滑、或洪数
大半夏汤 半夏、人参、蜂蜜 胃反、呕吐、心下痞硬、宿饮、宿食、吐涎或便秘
小半夏苦酒汤 半夏、鸡卵、苦酒 咽喉肿痛生疮、语言难出
麦门冬汤 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喉燥咳逆、呼吸短促、病后劳复、发热、面赤、手足烦热、脉弦数

13. 茯苓汤类

共11方,本方1,本方变方6,苓甘五味辛夏仁黄汤变方4。

方名 组成 主证
茯苓泽泻汤 茯苓、泽泻、甘草、桂枝、白术、生姜 吐泻、渴欲饮水、胃反、心下悸、上冲、小便不利、腹部有胀满之感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生姜、甘草 心下悸、上冲呕逆
茯苓饮 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 胸中有停痰宿水、不食、心下痞硬、腹部膨满、心下悸、小便不利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甘草、细辛、干姜、五味子 内饮、咳嗽、呕逆、胸满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茯苓、甘草、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 痰饮多、上泛、呕冒(冒:谓头觉沉重、眼前不清楚)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 茯苓、甘草、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杏仁 形肿、肺气不利
苓甘姜味辛夏仁黄汤 茯苓、甘草、干姜、细辛、大黄、五味子、半夏、杏仁 腹部微结、大便不利、面热、脉寸沉尺微
苓姜术甘汤 甘草、白术、干姜、茯苓 身体重、腰冷、如坐水中、腰背脚膝处浮肿、或泄泻腹痛、腰脊痛而有拘急之状、亦有遗尿、或厥冷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杏仁、甘草 胸痹、感塞、短气息迫、心悸、小便不利
葵子茯苓散 葵子、茯苓 妊娠、有水气、肿满、身重、小便不利、起即头眩、心下悸、恶寒喘咳
茯苓戒盐汤 茯苓、白术、戒盐 心下痞、小便不利

14. 橘皮汤类

共4方,本方1,加方2,变方1。

方名 组成 主证
橘皮汤 橘皮、生姜 干呕哕、手足厥冷、气逆
橘皮枳实生姜汤 橘皮、枳实、生姜 胸痹、气塞、痞满、短气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 胸痹、气塞、哕逆、痞满
橘皮大黄芒硝汤 橘皮、大黄、芒硝 胃肠间有宿滞结积

15. 葛根汤类

共3方,本方1,加减方2。

方名 组成 主证
葛根汤 葛根、麻黄、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甘草 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下利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麻黄、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甘草、半夏 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急、脉浮弦、呕吐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甘草、黄连、黄芩 项背强急、心下痞、下利、胸中烦悸

16. 栝楼薤白汤类

共4方,本方3,变方1。

方名 组成 主证
栝篓薤白白酒汤 栝篓、薤白、白酒(米酒) 胸背痛、喘咳、短气、寸口脉沉而迟
栝篓薤白半夏汤 栝篓实、薤白、半夏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呕吐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厚朴、薤白、桂枝、栝篓实 胸痹、心中痞、气上抢心、背痛、膈噎、胸腹满痛
栝篓瞿麦汤 栝篓、茯苓、薯蓣、附子、瞿麦、蜂蜜 水中、小便不利、恶寒、口渴、心下悸、腹冷、脉沉迟

17. 木防己汤类

共6方,本方1,去加方3,变方2。

方名 组成 主证
木防己汤 防己、石膏、桂枝、人参 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硬、面目黧黑、脉沉紧、烦渴、上冲、小便不利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防己、桂枝、人参、茯苓、芒硝 木防己汤证、痞坚甚、小便闭、大便不利、脉沉紧
防己茯苓汤 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 皮水(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肿、筋惕肉瞤、缺少血色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甘草、生姜、白术、大枣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小便不利
己椒苈黄丸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蜂蜜 腹满、口舌干燥、浮肿有热实
防己地黄汤 防己、甘草、防风、桂枝 病如狂状、独语不休、脉浮、小便时赤、牙龈或时出血、喜怒无常、舌苔略带黄色

18. 当归散类

共4方,本方1,加减方2,变方1。

方名 组成 主证
当归散 当归、芍药、芎䓖、黄芩、白术 妇人胎前产后诸病、胎前形瘦、产后小便不利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芎䓖、茯苓、白术、泽泻、芍药 妇人腹中诸疼痛、心悸、心下悸、冒眩、筋惕肉瞤、小便不利、腹部软弱无力、左侧腹筋挛急
芎归胶艾汤 芎䓖、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地黄 妊娠腹痛、下血、左侧腹筋挛急、腹部常软弱无力、下腹部有知觉钝麻及烦热之状(四肢尤甚)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 寒疝、腹中痛、胁痛里急、脉微或细弱

19. 五苓散类

共3方,本方1,加减方2。

方名 组成 主证
五苓散 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身有微热、脉浮、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心下悸、烦躁不安、水肿、身重、或谵语、舌苔润、腹部有振水音
茵陈五苓散 茵陈、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五苓散证有发黄者(黄疸)、小便色红难出、口渴心烦、呕吐、难眠、大便溏泄
猪苓汤 猪苓、滑石、茯苓、泽泻、阿胶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淋沥有痛、脓血漏尿、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20. 乌头汤类

共5方,本方1,加方4。

方名 组成 主证
乌头煎 乌头、蜂蜜 寒疝、腹痛、恶寒、冷汗出、手足厥冷、脉弦而紧、绕脐痛
乌头汤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乌头、蜂蜜 历节痛、不可屈伸疼痛、寒疝、自汗、盗汗、浮肿、腰心下肿痛、腹中绞痛
乌头桂枝汤 乌头、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乌头汤证兼桂枝汤证、寒疝、逆冷、手足不仁、腹痛、身痛、身冷、疼痛
赤丸 乌头、茯苓、半夏、细辛 腹痛、痰饮、心悸、恶寒、呕吐、微厥、心下悸、寒疝、胁腹挛痛
天雄散 天雄、龙骨、白术、桂枝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腰冷、脐下有动悸

21. 理中汤类

共3方,本方1,变方2。

方名 组成 主证
理中丸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蜂蜜 心下痞硬、有痛、小便不利、呕吐、虚胀、腹痛自利、大便溏、舌淡白苔、或现光滑湿嫩之微黑苔、右脉沉微、或浮散且数
大建中汤 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胸中寒、呕不能食、上冲腹皮起、痛不能按、厥冷、脉浮、咽干口燥
吴茱萸汤 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胃虚寒、胸满、呕吐烦躁、吐酸、舌苔滑白、手指不温、脉迟

22. 附子汤类

共5方,本方2,变方3。

方名 组成 主证
附子汤 附子、茯苓、芍药、人参、白术 体痛、骨痛、背寒肢冷、脉沉细、头弦、心下痞硬、虚悸、四肢逆冷、或浮肿、或下利、小便不利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发热、心悸、头眩、身动摇欲仆地、腹部软弱无力、右直腹筋挛急、脉沉细、沉微、沉迟、舌常濡湿、或纯红、或薄白苔、或舌上有黑苔、或肢体浮肿
附子粳米汤 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 恶寒腹痛、呕吐、手足冷、胸胁逆满、脉沉细
薏苡附子散 薏苡仁、附子 身体浮肿、兼有麻痹、恶寒、喘咳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附子、败酱 肠痈、身甲错、脉数、腹如肿状、不坚硬

23. 姜附汤类

共8方,本方1,加方7。

方名 组成 主证
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 下利、脉微、厥冷、昏倒、口噤、尽日烦躁、不得眠
四逆汤 甘草、干姜、附子 身热、恶寒、手足冷、体痛、腹部拘急、干呕、小便利、腹胀满、脉沉或浮而迟、语言无力、口鼻气冷、大小便或不紧、冷汗、身重不能转侧
四逆加人参汤 甘草、干姜、附子、人参 四逆汤证、恶寒、脉微而复利、心下痞硬
通脉四逆汤 甘草、干姜、附子(加量) 四逆汤证、吐利、逆冷甚、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甘草、干姜、附子、猪胆 四逆汤证、汗出、四肢拘急不解、心下痞硬、身痛不休、烦躁不安
茯苓四逆汤 茯苓、人参、甘草、干姜、附子 四逆汤证、心悸烦躁、小便不利、手足厥冷、筋惕肉瞤、及腹部拘急
白通汤 葱白、干姜、附子 干姜附子汤证、下利脉微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干姜、附子、猪胆汁、人尿(童便) 下利、厥逆无脉、干呕烦

24. 瓜蒂散类

共1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香豉 胸口痞硬、有物结窒、时时欲吐、饥不能食、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心中懊憹、手足冷、脉紧、心中烦满、腹部坚实

25. 杂方类

杂方类共34方。

方名 组成 主证
蒲灰散 蒲灰、滑石 水肿、小便不利(小便淋沥不尽而现水肿之状)
滑石白鱼散 滑石、乱发霜、白鱼(即白花鱼,不易得,以鲤鱼代之) 小便淋沥难通、身体浮肿
肾气丸 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蜂蜜 命门火衰、腰胫痿弱、少腹顽痹、烦热、小便频数、或不禁、腰下冷痛、下肢麻痹、口渴、短气、脉濡弱、浮数、虚浮、浮大
酸枣仁汤 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芎藭 虚烦不得眠、腹部软弱、盗汗、贫血、眩晕、脉细数
乌梅丸 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干姜、黄连、当归、蜀椒、蜂蜜 蚘厥、脘腹时痛、舌质红、厚白苔、下利赤白久不止、手足厥冷、口角流涎、食入呕吐、脉微或浮大
柏叶汤 柏叶、干姜、艾叶 干呕、烦热、腹痛、脉微无力、内崩、鼻衄、脉微濡
黄土汤 甘草、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 先便后血、衄血、手足烦热或厥冷、心烦不得眠、腹部软弱无力、腹下部有麻痹之感、小便不利、面色萎黄、舌淡白苔、脉沉弱
桃花汤 赤石脂、干姜、粳米 小腹痛、喜按、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脉微细或迟弱、舌淡白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禹余粮 似桃花汤证、大便滑脱、下物酸臭、脉弱无力、里急后重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小便涩、脉寸实大、或洪实
猪膏发煎 猪膏、乱发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腹胀、大便燥、小便不利
硝石矾石散 硝石、矾石 身黄、腹胀如水状、大便黑、时溏
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栝楼根、蜀漆、葶苈、商陆、海藻 水肿、小便不利、喘满烦渴、四肢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实
百合地黄汤 百合、生地黄汁 心悸、心嘈、眩晕、耳鸣、眼花、健忘(似今日之神经衰弱)
鳖甲煎丸 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凌霄、半夏、阿胶、芍药、牡丹、庶虫、葶苈、人参、瞿麦、蜂蜜、赤硝、蜣螂、桃仁 久疟、腹部有痞块、大小便不利、妇人闭经、有癥瘕痃癖之状
枳术汤 枳实、白术 心下痞大如盘、不能食、小便不利
苇茎汤 苇茎、薏苡仁、瓜瓣(甜瓜或冬瓜)、桃仁 肺痈、身有微热、吐脓血、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咽干、口燥
猪肤汤 猪肤 咽痛、心烦、津亏、声哑
蜀漆散 蜀漆、元母、龙骨 脐下动悸、多痰、多寒
竹皮大丸 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枣肉、枳实 发热、烦乱、呕逆、上冲、微渴、狂惑
皂荚丸 皂荚末、枣肉、蜂蜜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不得眠、有胶痰壅塞不出
蜜煎导(入肛门) 蜂蜜 阳明病、肠热粪结干燥难排
土瓜根导(入肛门) 土瓜根(原方缺),可用栝楼根代之 阳明病、肠热粪结干燥难排
蛇床子散 蛇床子仁、米粉 妇女阴中冷、少腹恶寒
狼牙汤 狼牙草 阴中浊疮烂、阴中生疮、少阴脉滑而数
矾石丸(入阴中) 矾石、杏仁、蜂蜜 白带时下、内热、经水不闭、中有干血、子宫湿热、而感坚硬
矾石汤(外治、浸脚) 矾石 脚肿满、或腰痛
头风摩散(外用) 大附子(炮)、盐 头痛、头部猝受风寒侵犯、疼痛急烈
鸡矢醴 干鸡矢(炒黄) 中满、停积、气阻、脉沉实而滑、大小便不利
豕膏 豕膏(猪油)、熬炼后冷却 痰咳不爽、口疮咽塞、喉痈、已化脓脓出
四乌鲗骨一虑茹丸 乌鲗(乌贼)、虑茹(茜草)、麻雀(吴云麻雀)卵、鲍鱼(淡干鱼)汁 身微热而手足清冷、小便频数、脉细数
秫米半夏汤 秫米、半夏 痰气上逆、大小便不利、身有微热
泽泻白术汤 泽泻、白术、麋衔(鹿衔) 发热、头痛、自汗、脉浮、小便不利

脚注:

1

方证歌诀均摘录自《黄熿经方助记手册》